
(琅岐特大橋二號橋施工現場)
近日,海都記者從福州市交建集團了解到,福州繞城高速東南段的三個控制性工程(工程裡面最難的幾個項目),長門特大橋、鳳窩隧道、琅岐特大橋正在24小時晝夜施工,力爭2018年全線通車。屆時,福州的“四環”將閉合,福州市區至琅岐隻要30公裡,比目前60公裡縮短了一半車程。
長門特大橋可抗16級台風
連江琯頭鎮長門村瀕臨閩江入海口,與長門村一江之隔的,就是琅岐島鳳窩村。長門特大橋建成后,將把連江和琅岐的距離從23公裡縮短至848米。
日前,海都記者在現場看到,長門特大橋約60米高的橋墩已初步成形,巨大的橋墩屹立在湍急的閩江中十分壯觀。“大橋目前正緊鑼密鼓地施工。”現場項目部副經理何潤告訴記者,大橋設計為雙塔雙索面斜拉橋,主跨550米,結構體系採用全新的“塔梁墩”固結體系。
長門特大橋位於閩江入海口,施工環境惡劣,受天氣影響極大,而且經常會遭遇台風襲擊。大橋從設計到建設每一步都精益求精,使得大橋格外堅固。何潤告訴記者,長門特大橋完工后,將可抗16級台風。按照工期,大橋計劃在2018年5月實現合龍。
鳳窩隧道 備多套施工方案
鳳窩隧道施工現場,記者還未進入隧道,就聽到了轟隆隆的機械聲。鳳窩隧道全長1475米,海都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目前左洞已掘進400多米,右洞也已掘進329米。
“此處沿海,地質變化大,岩層情況十分復雜,掘進時可以說困難重重,風險極高。”施工項目部副經理李朝輝告訴記者,為克服施工障礙,他們施工前先對洞內進行探測,經科學判定確定岩層情況后再採用針對性的方案,“為應對多變的地質條件,我們盡可能多地准備施工方案,以備隨時調整”。
為加快施工進度,施工組投入了全自動機械手濕噴機,“新設備可達到每小時70立方米的高效率,比傳統機器要快四五倍。”李朝輝說,鳳窩隧道從今年年初開始施工,目前進展順利,預計明年3月就能完工。
琅岐特大橋 24小時晝夜施工
在琅岐特大橋2號橋施工現場,海都記者看到,53號橋墩已完成鋼吊箱下放,即將啟動墩身施工,同時51號至54號橋墩也基本完成樁基施工。據介紹,琅岐特大橋2號橋全長約2.35公裡,該橋大部分樁基位於深水中,受潮汐影響大,面臨多個技術難點。“我們採用鋼吊箱下放來阻斷水流,擴大穩定作業面以進行施工,目前還搭設了1400多米的鋼便橋輔助橋梁施工。”項目總工張功波告訴記者,自今年4月正式施工以來,目前加大人員、設備投入,並實施全天候不間斷施工,在保証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盡全力壓縮工期,確保早日完工。
串起連江、琅岐、長樂、閩侯
福州繞城高速東南段主線起自連江洋門,在連江長門、琅岐分別跨越閩江長門水道、梅花水道,止於閩侯縣青口鎮,全長約74公裡,雙向六車道,將在琅岐島設互通立交。
2018年,繞城高速東南段建成后,福州中心城區到琅岐的距離隻有30公裡。屆時,福州的“四環”將閉合,串起連江、琅岐、長樂、閩侯等地。而且,“四環”還和在建的長樂至平潭高速、擬建的長樂前塘至福清庄前高速等高速路相連接,今后琅岐前往各地將更加便捷,去連江縣城隻要20分鐘、去閩侯縣城隻要40分鐘,琅岐的發展將更加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