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验码:      
  沸腾展望新闻系统 当前在线1
  
  琅岐要闻  琅岐风采  琅岐文苑  琅岐旅游  琅岐人物  招商引资  海外传真  琅音电台  琅岐店铺  休闲阅读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琅岐人物>>
  共有 12528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国际著名城市遥感专家翁齐浩

  发表日期:2015年8月31日      作者:吴涛     【编辑录入:朱立仪


 

    世界城市遥感专家
    翁齐浩教授是福州琅岐海屿村人,原毕业于福州师专地理系。现任美国印第安纳州州立大学教授、博士,美国印第安纳州州立大学城市与环境演变中心主任、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理事,是世界城市遥感方面的专家。翁齐浩教授具备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背景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所受高等教育涉及地理学的三大分支,即华南师大的自然地理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人文地理学、以及美国佐治亚大学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教育。
   
城市热岛和城市不透水层是国际城市遥感研究的前沿,为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技术的支撑。翁齐浩凭借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城市遥感与环境演变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在国际遥感、地理学界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他的主要学术创新体现在:开创了城市热岛时空分布定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发展了城市热岛与植被丰度关系研究理论;建立了多种城市不透水面层提取模型;发展阐明了城市遥感的离散模型连续模型理论;发展了城市扩展与环境作用机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光谱混合分析的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和变化分析模型;发展了城市人口遥感估计模型等。近五年他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文章41篇。截止20145月,SCI引用超过2687次,H.系数达27。单篇论文最高被SCI引用363次。2005年入选第7届美国教育名人录;2006年获得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杰出研究和创造奖(为该校授予优秀教授的最高荣誉),入选第60届美国名人录;2008年获得NASA(高级研究人员奖);2009获美国航天局研究基金,研究项目得到美国科学基金会等的资助;2010年美国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Erdas最佳遥感科学论文奖(第一名)2011年美国地理学会遥感杰出贡献奖。创立并领导地球观测细驭的全球城市观测与信息项目。担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杂志副主编,美国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的唯一华人理事,美国能源部节能屋顶技术路线图和策略专家组成员。他的博士生有不少已成为美国名校的教授或研究员。

    服务生态城市建设
    翁齐浩教授是国际上享有广泛声誉和具有重要影响的遥感专家。春节过后,趁翁教授到福建探亲及赴福建师大讲学之机,记者采访了他。我们的采访首先从不透水层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开始。
   
翁齐浩对记者说,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注意到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都起源于城市化。截止2010年大约有35亿人口居住于城市中,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0%。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城市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还将持续增长,到2025年世界上的大都市(即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数量将达到100个左右。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目前处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时期,因此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出现更多的巨型城市和大中型城市,必将带来更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
   
他指出,城市化是人类对地球表面最深刻的改变的例子之一,影响水热和碳的循环,影响气候、生物栖息地和多样性。根据受影响地区的大小,城市化可能对地方、区域或全球范围造成环境效应。因此,了解和缓解城市化的环境效应及过程是城市管理者的一项紧急的任务,它对于城市和流域管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节约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都是极为重要的。不透水层,顾名思义,是指水无法渗透的地层。它广泛分布于城市中,比如,道路、屋顶、人行道、停车场等。不透水层的数量是一个流域城市化程度的标志,它对城市和流域环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研究表明不透水层会阻碍地下水的补充,增加地面水流的流速和流量,从而增加发生洪水的风险。增加的地面水流也会侵蚀建筑物的基座以及岸堤。不透水层还携带病菌,有毒的污染物以及沉淀物,造成非点源污染,而非点源污染是造成地面水流污染的首要原因。这些不仅降低了水质而且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同时,不透水层也会导致或加重城市热岛效应。
   
翁齐浩教授进一步分析说,城市热岛效应与不透水层覆盖度呈明显的正比关系。不透水层的增加不可避免地导致绿地的减少,进而影响空气和人居质量。因此,关于不透水层的知识,特别是它的规模、位置、形状、空间分布格局,以及透水层与不透水层的比率关系,在一系列环境科学、全球变化、以及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不透水层是一个在流域尺度上能够统一包括规划师、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科学家、社会学家、地方官员在内的广大人员的主题。如何获取不透水层的精确数据将是非常重要的城镇规划和环境管理的数据。听了翁齐浩教授一席话,才明白原来我们熟视无睹的城市不透水层竟包含了大文章。
   
翁教授介绍了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他说,在连接城市和流域尺度上,不透水层土地利用是两个最好的出发点。因为两者都可以看作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都可以从遥感数据中获得,便于进行时空分析和模拟。要得到不透水层信息,以前的文件归纳出四种方法:野外调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航拍相片解译,卫星遥感图片解译。但野外调查费时费钱,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于大地域缺乏可操作性,而航拍相片过于昂贵。因此相对便宜并且可以支撑大区域研究的卫星遥感已逐渐被广泛接受。如今许多基于卫星遥感的不透水层评估方法已经被开发出来。比如,线性混合光谱模型、回归树、人工神经网络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等。他认为城市流域生态环境的遥感研究应以陆面过程中地气能量通量变化和水/碳循环过程作为研究内容,从地气界面参数地表的水/能量通量/循环过程的角度,讨论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不透水层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政策因素对流域的环境效应,建立具有普适性的城市流域生态环境研究的方法体系,以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流域监测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服务智慧城市建设
    进入21世纪,智慧城市建设浪潮席卷全球。与数字城市相比,智慧城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城市运行状态的自动感知、信息更加充分的共享和发掘、信息系统更加的智能。智慧城市为人类描绘了非常美好的发展愿景,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遭遇到了很多难题,比如如何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实现智慧城市的集约化建设、系统互联和资源共享,从而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翁齐浩教授说,在这方面运用遥感技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说,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数字化就是要利用遥感、GISGPS等高新技术建设数字城市。网络化则是要建设无线城域网。建设智慧城市,首先要对城市数字化和网络化状况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评估。城市是人类密集居住的地方,通常表现出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属性和城市所在流域的自然属性。城市生态研究探讨两个属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生态系统要素研究城市结构与物质、能量及信息流之间的功能关系,从而为确定适于一定人门的生活、科学文化发展或经济活动的最佳城市结构提供根据。例如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率先建立的城市环境指标系、国家环保部制定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体系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等都包含有生态要素(水域、水资源、绿地、不透水层等)、生态过程(污染排放、物质能量消耗等)、生态功能(调节、净化等)、生态问题(损害、退化等),以及城市生态综合指数(生态服务用地指数、人均公共绿地指数、物种丰度指数、非工业用地指数、水生生境指数、地市空气质量指数、城市安静度指数、交通通畅度指数、卫生清扫指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指数等)。这些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应用系统我们都可以在遥感监测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类型遥感识别与制图、植被健康状况评估、城市热环境状况反演、城市不透水层反演、综合评估指数计算等)中获得。
 
   
我国城市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这种跃进式的城市化进程,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人口的高度聚集和不合理的建设活动也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使得各类灾害对城市的威胁大大增加,对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智慧城市语境下,如何构建我国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城市遥感技术,我们可以构筑起平灾结合的城市综合防灾智慧信息平台,通过智能化的城市安全系统,可随时掌握灾害发生位的置、区域、类型,并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确定、研判灾害现状及影响面积,确定报警、灾害信息传播及决策措施等;推进基于智慧技术的城市重大设施保障策略,针对大城市的高风险地区,进行安全性评估;针对大城市重大安全保障系统统(如期生命线系统、避难通道、避难空间等),以及对城市安全有重大威胁的危险源(如核电站、危险性工厂等),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优化策略,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安全可靠的保障律体系,集成智慧型综合防范策略,提升城市重大诀设施的御灾能力和安全水平。
 
 
   
 为家乡建设出力  
    翁齐浩教授是国际知名城市遥感专家,在国内也享有盛誉。早在1992年翁齐浩教授在《地理辩证法研究》发表的一篇内容涵盖环境演变、土地利用、覆盖、人与环境作用机理以及地理哲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引起了时任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的极大关注,亲自与他联系,索取相关论著。从2008年,在翁齐浩教授的倡导和组织下,国际地球观测与遥感应用研讨系列会议已成功在北京举办了两届,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环境变化和碳循环、森林与生态系统遥感、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城市遥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海岸带与湿地遥感、空气质量和水质遥感、地表沉降遥感监测技术与方法、新数据和传感器用于探测、解释、表征和模拟地物的算法和技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
   
在福建师大,他以智能旅游开题,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研究课题为案例,深入浅出地给师生们介绍了城市环境变化监测中的RSGIS技术应用。在闽江学院,他举行了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融合技术研究城市化的环境效应的讲座,并为福州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的智慧三坊七巷建设计划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杭州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以及国家863项目复杂系统需求分析研究、江西省水上搜救应急指挥平台、福建省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福建省网管中心多媒体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等应急指挥方面应用项目等进行指导。他对记者说,我到美国已经17年了,国外的教学科研任务虽然繁重,但每年假期我都会回国到各地讲学交流,应邀出任了中国测绘大学、武汉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北京气象局客座研究员等职,但我最牵挂的地方还是自己的老家福州。今年,翁齐浩教授应邀出任福建师大教授、福建师大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他说,国内也有好几所重点大学和研究单位都在邀请我到他们那里工作,但我最终选择福建师大,因为在这里能够喝喝福州茶、听听福州话。
   
翁齐浩向记者介绍了拟在福建师大开展的《城市化和全球气候变化对闽江流域的环境效应与管理》课题,该研究成果出来后不仅将对福州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和流域管理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形成的工作方法同样适用于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黄河下游等流域进行研究;将在福建师范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将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系统仿真与模拟三个实验室和一个国际人才教育培训中心;根据我省旅游业的总体发展需求,研究智慧旅游的关键技术和应用。以大数据、云计算及信具化等为主要途径,探索建立我省智慧旅游信息服务云平台,提供智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营营销的建设与研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整合构建智慧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决策中心、运营中心。积极争取开展创建智慧旅游示范工程,初期在福州市鼓楼区试点,后续向全市及全省推广应用;促成福建师大和美国有关大学的人员互访(建立互访机制,包括研究人员,研究生和本科生);计划2016年在福州召开一次国际会议。


上一篇:记2015年度福州市最美农民周华官
下一篇:抗日名将任光宇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琅[69990]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白[62106]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砚[61055]
 · 旅游休闲度假招商项目——万[6045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2-2009 forecast news [琅岐互动新闻系统]  V1.5Access版 b2 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缀告服务|儀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xml聚合新闻rss2.0 firefox全面支持

新闻系统核心: 尘缘雅境  制作:杨正炎(雪域一线天)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莆田网站建设 页面执行时间:360.107毫秒

闽ICP备150207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