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琅岐天安寺地处福州市闽江口琅岐岛金砂架台山上,为琅岐四个佛教丛林之一。此处山峦起伏,有降龙伏虎之势,堪称钟灵毓秀之宝地。1991年春,本应法师率弟子云游至此,遂发开山创寺之大愿。他废寝忘食,四处奔走筹措资金,并按佛教仪轨就近选址开山兴建。寺址地处白云山北麓,背山面海,气势恢宏,闽江口江海壮丽风光尽揽眼底,而且周围还有莲花岩,神鹰岩,观音井,七爷帽等古迹胜景,为建寺的绝佳之处。本应法师深喜建寺有如天安地设,遂更名为天安寺,以示更新,护国利民,永得久安。
现今的天安寺占地面积约8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有大雄宝殿、观音阁、钟楼、鼓楼、伽蓝殿、弥勒殿、韦驮亭、藏经阁、观音台等佛教建筑,金碧辉煌,典雅秀美,呈现出南国佛教丛林风光特色。寺中铜铸实心的观音像、香炉、宝鼎形体高大,精美绝伦,为闽江口个寺院少见。殿宇依山而建,巧妙地融莲花岩、神鹰岩、观音井等奇石胜景于一体,交相辉映,意趣天成。如在莲花岩上建大悲楼,观音像立在莲花花座上,使天然奇景化入了佛教意境。又如伽蓝殿护法神像后壁为神鹰岩的神鹰整体造型,微妙微肖,栩栩如生,宽阔的翼展延伸殿外,可通过殿里的左右圆窗窥见,更见气势磅礴,神采飞扬。再如利用山岩凿成龙头、垒成假山,引高山流水形成龙涎喷泉,巧夺天工。寺院还十分注重宗教旅游文化建设,礼请陈奋武、赵玉林、余险峰、蒋平畴、卓斌青等诸多书法名家撰联题字,不少联句意境高远,字妙句佳,如:“山风佛地清凉境,海月天心智慧光”;“天风沐梵宇,法灯传续,岩生紫气;海峤现佛光,龙象骈臻,地涌金沙”;“开寺庄严,慈悲广布,本籍金绳通觉路;山僧清寂,智慧勤修,应教宝筏济迷津”等,使梵刹增色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