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07:3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榕首条市政共同沟出入口设在绿化带上 市政共同沟立体效果图 东南网3月2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阙文龙 实习生 陈贽超 文/图) 减少重复破路,市政“地下共同沟”是被欧美发达国家广泛运用的方式,国内一些城市也在建造。记者昨日在琅岐环岛路施工现场看到,榕城首条市政“地下共同沟”已在环岛路一期工程动建。该环岛路计划先建设全长4000米的“共同沟”,沿线的电力、通讯、供水等公用管线,全部走地下一条通道,今后路面将不再“开膛破肚”。据悉,平潭也已开始试点“共同沟”。 “共同沟”建在非机动车道下面 记者沿环岛路绿化带上一个开口走下楼梯,发现地下有一条通道,通道宽约6米,高约3米。施工方相关负责人说,这条地下通道就是地下综合管廊,即市政“共同沟”。 该负责人说,琅岐岛地下水丰富,因此市政“共同沟”的墙壁比其他管道的墙壁施工要求更高,采用了抗渗等级较高的防水混凝土,并对结构进行全外包防水施工处理。建成后,将有专业维护人员进行渗水、排水管理。 据介绍,这次环岛路建设的市政“共同沟”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将通风口、投料口、人员进出口等都布置在绿化带上,与周围景观绿化有机融合,较为美观。计划先建设的市政“共同沟”全长约4000米,涉及环岛路一期至二期路段。这个市政“共同沟”较为宽敞,为矩形双仓断面,基本结构为5.8米×3.2米,其中西侧为电力仓,东侧为综合仓,含给水管、中水管、通讯管等。 位于琅岐环岛路地下的市政共同沟宽约6米,高约3米,墙壁上设有通讯线缆架 检修管线,再也不要破路了 “市政‘共同沟’每米造价约4.15万元,这次琅岐环岛路的市政‘共同沟’建设总投资约1.6亿元,造价较高,工程量较大。”该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政“共同沟”将各类管线纳入其中,不同部门在维修各自的管线时,再也不用将马路反复“开膛破肚”。 昨日,琅岐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琅岐环岛路工程路线全长25.68公里,道路宽70米,双向6车道,总投资约35亿元。工程分为琅岐闽江大桥南立交段、环岛路一期、环岛路西北段(二期)、环岛路东段(三期)、环岛路南段(四期)。先行建设闽江大桥南立交段、环岛路一期、环岛路西北段(二期)、环岛路东段(三期)及雁行江主干道,形成交通主环,雁行江以南的南段(四期)今年底动建。力争3年~5年建成琅岐全岛环岛路及沿江环海景观道。 □名词点击 市政“共同沟” 市政“共同沟”,又称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彻底改变以往各个管道各自建设、各自管理的零乱局面。同时,可减少重复破路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目前国内仅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少数几个城市建有“共同沟”,“共同沟”未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不是资金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意识、法律以及利益纠葛造成的。 另据了解,中水管是用于输送既不是上水道清洁的自来水,也不是下水道污秽的脏水,是把居民洗脸、洗澡、洗衣服等洗涤水和冲洗用水集中起来,经过去污、除油、过滤、消毒、灭菌处理,输入中水管,以供冲厕所、洗汽车、浇草坪、洒马路等非饮用水之用。 □延伸阅读 发达国家百余年前就开始建设共同沟 在发达国家,共同沟已存在一个多世纪,在系统日趋完善的同时,其规模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早在1833年,巴黎为了解决地下管线的敷设问题和提高环境质量,开始兴建地下管线共同沟。至目前为止,巴黎已经建成总长度约100公里、系统较为完善的共同沟网络。此后,英国的伦敦、德国的汉堡等欧洲城市也相继建设地下共同沟。 1926年,日本开始建设地下共同沟,到1992年,日本已经拥有共同沟长度约310公里,而且在不断增长中。1933年,苏联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地修建了地下共同沟。1953年西班牙在马德里修建地下共同沟。其他如斯德哥尔摩、巴塞罗那、纽约、多伦多、蒙特利尔、里昂、奥斯陆等城市,都建有较完备的地下共同沟系统。这些共同沟大都很宽敞,人可在其中直立行走。 同题新闻: 琅岐建福州首条综合管廊 将电力管、给水管、通讯管等集结在一起减少维护成本 区综合整治项目效果图 福州琅岐岛雁行江两岸片 本报讯(记者刘云鹏林鸿胤文/图)将电力管、给水管、通讯管等管道集结在一起,既减少了“城市蛛网”的视觉污染,也避免了检修时对城市道路重复“开膛破肚”……记者了解到,福州首条综合管廊落户琅岐,目前正在建设中。 综合管廊避免破路检修管线 昨日上午,福州市政协组织常委视察马尾新城的建设情况。一路上,常委们视察了东江滨公园绿化景观改造、马尾综合体育馆、琅岐雁行江北岸片区综合整治开发建设以及琅岐环岛路等几大项目。 琅岐环岛路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是环岛路项目的组成重点之一。据了解,综合管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将电力管、给水管、通讯管等管道纳入其中,集结在一起。 “它能对管线进行综合管理。”据介绍,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地下管线往往“各自为政”。一旦出现故障,不同管线的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时,往往需要对路面反复“开膛破肚”,容易对交通造成影响。引入综合管廊后,工作人员通过它设置的人员进出口,不需要破路即可随时检修,减少了维护的成本。 据了解,琅岐环岛路综合管廊全长约4000米,是福州首条综合管廊,目前仍在建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