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岐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丧事活动的管理通告”终于出台了,群众说是“迟到的改革”,言下之意是早该改革了,广大群众热烈欢迎!
说实在,近年来,琅岐地区一些群众操办丧事,正如网友所说:“封建迷信、陈规陋俗,愈演愈烈之势。攀比之风日益强盛,做门面,讲排场,形式多样、热闹非凡,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有的利用公共场所摆道场,用高音喇叭播放诵经声,扰得邻里不得安宁;夜深人静,阵阵烟花爆竹声,使你无法入眠;连绵不断的送葬长龙,造成交通堵塞;回虞大放鞭炮,乌烟瘴气,纸屑飞扬,污染空气,破坏卫生,等等,这些陋习,不但花费丧家大量钱财,而且搞得亲属精力疲惫,人民群众怨声载道。广大群众对此的反感与不满,已经日久,许多人将话憋在心中,旅居海外的侨胞也多有贬谪,希望政府政府部门加大力度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利用掌握的“殡改资源”进行节制,对一些陋习进行限制。为琅岐创建文明良好社会环境。
千呼万唤,一拖再拖,现在琅岐镇“关于加强丧事活动的通告”终于出台了,本来说7月1日执行,后来又说8月1日起执行,现在确定9月1日起执行,虽是迟了点,但是群众反映是热烈的,希望各方顶住压力,坚持不懈。网友“建议在开展移风易俗时,更应该象大禹治水一样讲求堵疏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从为老百姓谋利益出发,为老百姓谋福祉,让老百姓从内心上接受和认可移风易俗活动,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的参与移风易俗活动。”要考虑真正意义上广大群众利益,不能听凭某些为“一己私利”的所谓群众的意见。“除了加强宣传引导力度的外,更重要的是要抓住管理区、村干部这个重点,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的是最基层的老百姓,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老百姓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希望党员干部真正来一次先进行动吧”。殡车就不要参与游行队伍了,更不能受贿于“红包”而开方便之门。党委是否可以做个规定,管理区、村委干部除了是丧家的亲朋,不得以其特殊身份参与丧事活动。
“迷信实际上是一种不良风气,丧事陋习无非是晒钱,愚昧的攀比,劳人伤财,大家都该醒悟呀!”移风易俗要从每个人自己做起,干部群众都要敢于向不良风俗“亮剑”,对不良风俗说“不”,坚持劝导为主,也要有惩处措施,只有这样,丧事移风易俗才能顺利地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