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怀
发表日期:2007年9月28日
作者:陈泳红
【编辑录入:朱立仪】
|
|
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怀
——访福州十一中校长俞黄榕
■本报记者陈泳红
再过10天将迎来福州十一中80周年的校庆,记者来到十一中采访俞黄榕校长时,看到校园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新建成了让师生休闲娱乐的“光复园”、新修了反映福州名人的塑雕文化长墙,处处彰显着这所学校“历史与人文并茂”的校风校貌。
“优生优师”带动办学质量的提升
记者:俞校长,早在2001年您就向十一中全体师生提出了“优生优师”的发展目标,能具体谈谈您是如何做到这“两优”的吗?
俞校长:我深感做为一校之长的责任重大,因此2001年我调来十一中后,首先提出以优异的办学效益实现“创优晋级”的目标。我对教师们提出“责任、成长、价值、荣誉”这四点要求,即作为教师要尽责尽职,让人民满意;鼓励教师成长并体现自身价值,还要出成果、争荣誉。与此同时,我还提出“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大力度培养骨干教师,加强教研组长队伍建设,用优师带教风,以良好的教风带动教学质量的总体提升,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2005年十一中通过二级达标校市级验收,2006年被福建省教育厅确认为普通高中二级达标学校,实现了十一中几代人的梦想。
记者:近几年,十一中的初中部和高中部在中考和高考中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你们是如何做到初高中“齐头并进”的?
俞校长:2002年我们被确定为福州市基础教育课改实验校后,在校内开展了以“三新一德”(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大学习、大培训,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学”,还请来上海教科所专家、名师为学科开课进行现场诊断和指导。推行了这“三新一德”后,学生们都说:“教室变‘大’了,学习天地更广阔了;课堂变‘活’了,大家的思维表现更活跃、自由了;教室的讲台变‘矮’了,老师离我们更近了,这样的课我们爱上。”今年,我校林锦帆同学获福州市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名,被福州一中破格免试录取。而近几年,我校中考年年“四率”达标,高考成绩也名列同类校前茅;2006年高考在二类校中学科总分名列第二名、上线提高率名列第一名,获市教育局7万元奖励。
打造特色品牌的“五朵金花”
记者:俞校长,我们曾经多次报道过十一中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异成绩,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吗? 俞校长:“学校达标加特色,学生合格加特长”是我们的不懈追求,科技教育与实践,古仙文社,田径、羽毛球传统校,中学生交响乐团,美术书法构成了十一中办学特色与品牌的“五朵金花”。近几年我们与省农科院、省市科协、省市环保部门、福建师大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开展“大手拉小手”的活动,这些活动有专家、博士等指导,有课题立项,有活动资金,为科技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两年来,我校在国家、省、市科技竞赛得奖的学生有72人次,并多次获得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一二等奖。2003年11月,通过了市科技示范校的挂牌验收,我校成为福州市第一所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中学。
记者:听说十一中在特色教育方面也成效显著,你们都取得怎样的成绩呢?
俞校长:十一中是市田径、羽毛球、交响乐特色学校。校羽毛球队从2003年到2006年连续蝉联市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实现了四连冠。我们的第二课堂有航模、生物标本制作、美术、信息技术、业余电台、文社等各学科兴趣小组,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华东地区、省、市得奖众多,享有盛誉。我校是福州市中学生交响乐团基点校,近年来多次参加省、市大型文艺会演,赢得专家赞誉。
记者:再过10天十一中将迎来80周年校庆,您对未来的十一中有什么期望吗?
俞校长:回首漫漫来时路,十一中已走过80年的光辉历程。展望未来,我深知学校发展形势的严峻和肩负的重担,我们将朝着争创省示范高中与一级达标中学的既定目标继续努力,我坚信这个目标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实现的。
|
|
|
|
上一篇:花季女儿撞见我偷欢的一幕
|
下一篇:安静的热情——潘基文传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
|